开学季 | 您的假期余额不足,开学倒计时一天!

编辑&采访:Renee Yu

图片:雪城大学Facebook

%E5%B1%8F%E5%B9%95%E5%BF%AB%E7%85%A7+2021-03-12+23.43.45.jpg

全文字数:3242

阅读时间:10分钟

八月晴朗,橘子辉煌!

从夏日静谧的校园,到踏入初秋后,遇上新橘子们变得热闹,又因为大家的回归而更蓬勃和生动!

首先,欢迎新橘子们加入,欢迎同学们返校!

也谢谢我们的国际学生迎新大使WAI们的出色引领,帮助新橘子们熟悉校园!叮,开学倒计时中,身体已回归校园,思想上也准备好了嘛?

特此,先分享来自学校脸书官网摘取的部分留言精选,用回顾的仪式,和大家一起准备好开学!


Part  1|留言精选

“ 对即将到来的新生和还在读的学生们,你最好的建议是什么?”

Make the most of your time at SU because time will quicker than you know. Work hard, play hard. Make friendships that last a lifetime. Bleed Orange long after you graduate. (在学校的时间比你想象的过的快得多,多交终生益友,一入橘子,终身为橘)

——Teven Biles



1. Most of the questions you want to ask your parents; the info is on line or even stop by the respective department. Everyone is always so helpful.

2. When your not feeling well , just across from the Sheraton is the Student health services, everyone seems to wonder where you go.

3. It is ok to feel like you don’t fit in at first. Give it time- try Togo to something where you might meet someone with the same interest as you. You

will fit in soon enough!!!

(刚开始没融入很正常,给自己时间适应。感觉没适应,记得可以去学校寻求帮助)

——Diane Polin

🍊小编:咳咳,这位朋友还不知道我们的health center搬家了,health center(医务中心)/ counseling center(心理咨询中心)/都搬去靠近Dome的Barnes Center 啦,集中聚集的资源更方便服务同学们啦。




The SU Writing Center is free. Writing Program faculty and grad students can assist SU students with writing assignments for any course as well as scholarship or internship applications, cover letters, resumes, etc. Located on the Quad, ground floor of HBC between Hendricks Chapel and Hall of Languages. Make appointments online at WC.syr.edu. (写作中心是免费的,想提高写作的/找工作改简历的/申请的,都可以去)

——Molly Voorheis




Call home often, let your family be part of your journey! (常给家里人打打电话,让他们也参与你大学的成长)

——Rene Aillon

🍊小编: 留学在外,你的安全和健康是家人最牵挂的,常联系,别让他们担心。




The third floor of Bird is the best place to study. (鸟图三楼是最好的学习地点)

——Matthew Rumbaugh




Very unpredictable weather. Just because you see people throwing and catching frisbee in the Quad in shorts and sandals doesn't mean winter is over. Always have a sweater, long pants and a winter jacket in your backpack. ;-D. (别看别人穿得清凉,就以为冬天结束了。)

——Vivian Silva




以上留言不代表我校观点,仅供同学们参考。

看完留言,有什么想法嘛?啥,没看够? 好的,

下面继续:





Part 2|深度采访

“不会跳舞的轮滑者不是好程序员”

对留学生,语言和融入环境是永恒的话题,学习的同时怎么最大化自己的体验,利用学校的资源,体验和拓宽边界,知道大学的意义是什么,最想要的收获是什么。

——Daniel Jiang | ischool

回顾这四年,Daniel说很受益于ischool (信息管理学院)灵活的课程设置,满足各种方向的发展。如今毕业的他,知道自己之后的方向,且拿到心仪公司的offer。我问他大学的高光时刻是什么,他说第一个,参加了学校硅谷行项目。这是一个由ischool 发起对全校学生开放的career trip,学校带领学生们去参观不同企业,和校友交流,可以获得很多职业上直观的感受。给未来感兴趣的同学们的申请tip:一定要设置Linkedln领英账户。这个trip如果第一次没申请成功,那就再申请一次。

第二个,2017年的秋季在法国斯堡交换。60多个人的项目只有他一个人选择在斯堡大学上全法语课程,除了上课还选择了一星期跳八个小时的Ballroom Dance,和三个小时的按摩课; 加上两份实习,建立欧洲理事会的部门信息库和教学校法国学生英语。“这段交换让我更加自信了。”

去尝试未曾尝试的,才能收获不曾收获的。

再把时间往前看,和大部分国际学生一样,经历过语言难关,适应环境的问题,他说“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当地学生多交流,面对新事物去尝试,以及找到让你放松的方式,和一个支撑你自信的点。”

如果可以对大一的自己说点什么,那就是早修一个minor,在不同的课程中找到喜欢什么,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开放和多尝试,会感到到不断融入校园。记住一定要多看邮件,学习的同时别忘利用学校的丰富资源。






“没有遗憾的大学时光”

读研还是工作,是毕业生都会面临的选择。

——Angeline Cheng

经济和应用数学专业

毕业后选择了上海某家咨询公司,这个决定的背后,是四年的探索,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的结果。“前两年在想要不要申请,找实习比较晚。会建议学弟学妹们早点实习,多去面试。”采访那天Angeline 正参加完毕业典礼,饱满的情绪,以较快的语速继续说,“因为面试过程中能确认以后事业发展的路径,而且越早实习,接受失败和容错空间更大。学校虽然地理位置不佳,但是求职资源丰富,每年的career fair,以及advisor 经常也会发(实习机会),所以要多看邮件。”

回顾大学四年,不负好时光。找到热爱的事情,认识一群好朋友做中国学生组织,在不断和学校建立联系的过程中,终于可以说I bleed orange,完全成为这个学校的一份子。当问及怎么可以更好利用学校资源,“比如Handshake,每年商学院都有很多活动,多去教授办公室。强烈推荐学校study abroad program(交换项目),值得了解。一定要查看邮件。”

最后她说,也许会忘记做过的某个题,但不会忘记曾经为之付出的感觉。谈及未来的打算,Angeline坚定说到,“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想融入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多体验。”

祝福大家也都能不负好时光,有底气说出我度过了没有遗憾的大学时光。即使没有,也有自信继续往前奔赴。






“理科和商科的碰撞”

融入环境,选择圈子,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选择。主动去聊天,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了解和接受不同文化是两回事。

——Yuqing Zhang

应用数学和金融专业

“ 数学很美,我常常静下来去体会它的美。对我来说是长久的帮助,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学习”,面前这位严肃活泼的学霸选择了毕业后在哥大继续深造。我向她请教与教授相处的秘诀是什么,以及中美两国大环境变幻风云,对于留学生的我们会不会受到差别化对待?

 她答,“首先,教授们看重聪明,勤奋,喜欢探索的人。还要学会提问,因为好问题代表你的思考更提升了一个层次。另外,教授很愿意帮助学生,而且无差别对待,更希望多听到学生的意见,尤其是非美国本土学生看法。

看似学数学顺风顺水的她坦言,最开始想学传媒和商业,转进去了发现更钟情于基础学科。学霸的生活不光只有学习,更参与了各种体验:食堂打工、社区服务、给高中生讲金融、给教授做研究,尤其爱社交。

谈及交朋友,她说接触的人越多,让她对于优秀有了更广泛的定义,成绩只是一方面,怎么做人,做事也很重要。对于未来,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校友,成为橘子这件事不会因为毕业了就结束了。

想说学弟学妹们说:珍惜大一大二,建议少选课,在意但不要完全重心在学业上,只是一部分,大三大四更现实考虑的选择。






“DIY跨专业申研去了哥大”

尽管生活繁忙,愿大家永远保持一颗追求知识的赤子之心。

                                  ——Maggie Wang 

环境工程专业

Maggie跨专业全程自己申研去了哥大,因此也特邀她分享些经验给想DIY申请的同学们借鉴参考:

首先要明确申请目标,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申请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这也是一个极佳的成长过程。

书写文书之时,通常学校都会要求阐述选择专业的原因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我曾以为这是所谓的形式主义,对其感到头疼甚至厌恶。然而开始创作时我突然明白了,这样的文书至关重要。我不仅仅将其看作给学校交差,而是将其看作是自我审问。我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这个专业有哪些职业方向?我应该如何规划未来?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我不得不在互联网上浏览了大量相关专业信息与视频,好像通过完成申请这项任务,我才有机会重新了解我的专业并且定位我的目标。

同时,自己申请是对自我素质的一种培养。准备标化考试教会我们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加强自我约束力。准备文书教会我们合理推销自己,加强语言组织能力,并且挖掘校园资源。

雪城大学的写作中心提供老师协助更改作文,职业中心也会有相关指导员协助包装简历。部分大学要求的面试环节教会我们加强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不打无准备之仗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懂,正式面试前可以找家人或朋友练习,正式面试时尽量做到沉着冷静。


知识为追寻她的人加冕

Knowledge crowns those who seek her 

Suos Cultores Scientia Coronat

祝各位,开学顺利,新学期加油!

Previous
Previous

学业繁重、前路迷茫?International Student Success来帮你

Next
Next

致2020秋季新生